食療流傳幾千年 對證飲食治病有療效(一)

吳國斌

現代人文明病越來越多,在防病及治病的方法上,除了服用藥物之外,也能經由飲食療法達到預防及治病的功效。

中國古代早有「醫食同源」的說法,這表示人類開始有醫療的時候,就已經有食療了。二千多年前所流傳下來的中醫經典《黃帝內經》,是中國現存最早最豐富的醫學專著,其內容鉅細靡遺,舉凡修煉、養生、針灸、用藥、食療、天文知識等等的觀念都包涵在裏面。

《黃帝內經》對於食療的防病治病效用是相當重視的,如《素問.五常政大論》云:「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無毒治病,十去其九。穀肉果菜,食養盡之,無使過之,傷其正也。」就是要人們注意不要一味用藥物攻伐病症,應該在用藥物除去大部份疾病之後,隨即用飲食的方式來調養正氣以袪盡餘邪,否則藥物將會在治病的同時,損及人體的正氣,不可不慎。


唐代大醫學家孫思邈在《備急千金要方.食治》中亦提到:「夫為醫者,當須先洞曉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療不愈,然後命藥。」「食能排邪而安臟腑,悅神爽志,以資血氣。若能用食平疴釋情遣疾者,可謂良工。」元代鄒鉉《壽親養老新書.飲食調治第一》亦云:「若有疾患,且先詳食醫之法,審其疾狀,以食療之,食療未癒,然後命藥,貴不傷其臟腑也。」

可見在防病治病的環節上,不應第一個想到要吃什麼樣的藥物來治病,而應想到如何配合飲食調理,來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中國傳統醫學對食物及藥物在臨床應用的觀念上與現代醫學及營養學有相當大的差異。藥有藥性,食物有食性。任何一種天然的食物或藥物都有其本性、個性,這種本性、個性,中國傳統醫學把它概分為「溫熱涼寒」等四氣,及「酸苦甘辛鹹」等五味。

在評估食物或藥物的臨床實際效用之前,一定要先了解它的四氣及五味。四氣與五味相對而言,「溫熱涼寒」等四氣尤為重要。

每個人的體質各有差異,食用食物或藥物時就要根據不同的體質,給予不同性質的食物。根據「寒者熱之,熱者寒之,溫者清之,涼者溫之」的方法,才能吃出適合自己的飲食。例如有的人體質燥熱,就不能多食生薑、羊肉等溫熱性食品;相反的,對於體質虛寒的人,生薑、羊肉對他就相當適合。

這裡提示了一個重要的觀念,不管這味食物有多少營養價值,不適合體質及病情的食物吃了都是有害的。 @◇(本文作者為心醫堂中醫診所院長)

醫學辭典: 對證飲食,意指針對體質及病情來調配飲食。

https://www.epochtimes.com/b5/11/3/19/n3202327.htm

推薦文章